水体生态修复
本公司以改善中国水环境为使命,针对水环境生态修复领域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技术,每项技术各具特色,并很有针对性。
(1)驳岸生态技术
这项技术直接在传统的三面光渠道式河驳岸上敷设高效人工生物介质,然后将受污染的河道水提升到驳岸顶端,污水流经高效净化介质,污染物质被介质中生长的微生物和附着生长藻类净化(菌藻共生)。同时,生物介质上逐渐自然形成了螺、草,从而构建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完整生态净化系统。同时,河道也进行充氧,进一步强化了河道的自净化能力。
(2)微纳米曝气技术
微纳米曝气系统是大面积气相、液相界面技术,微纳米曝气系统采用超高压气水混合方法,在超饱和状态下产生大量微米、亚微米级氧气泡。由于气泡颗粒的直径越小,其表面积越大,表面的极性越大,表面能量也越大,极大的增加了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氧分子易溶入水的原子团间隙中,空气中约有85%的氧可充分溶解于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水中的有机物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分解。微纳米气泡在沉降、破裂的过程中,能促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水分子甚至发生分解形成具有剧烈的氧化还原作用的·OH-自由基,能将水中有机物直接分解。
微纳米曝气系统具有氧化有机物、杀灭藻类、增加含氧量、快速提升透明度等作用,是水体净化的理想工艺。
(3)微生物活化技术(IMA)
IMA原理是基于改性悬浮填料,结合传统水体净化的生物膜技术,驯化本土微生物中有益于去除污染物的优势菌种,打破水体中原有微生物的平衡状态;连续不断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使之不断大量繁殖,利用水体持续的微循环,不断的释放到水体中,强化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新增的微生物量逐级激活生态食物链中的上级消费者,同时配合多样性水体物净化技术,逐步改善水生动植物系统的生长环境,促使水体生态系统恢复自净能力,实现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
